中國報告大廳網訊,中國純堿是全球純堿重要的出口國之一,生產企業主要分布在華北、華中、華東、西北片區,以下是純堿發展前景。
純堿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,用于制造化學品、洗滌劑、醫藥品等。純堿發展前景指出,純堿絕大部分用于工業,一小部分為民用。在工業用純堿中,主要是輕工、建材、化學工業,約占2/3;其次是冶金、紡織、石油、國防、醫藥及其它工業。
自2016年,我國純堿產能保持持續上漲,從2016年的2970萬噸上漲至2020年的3317萬噸,增長347萬噸,2021年純堿產能為3258萬噸,比2020年減少約60萬噸,原因是2021年底連云港堿業的搬遷退出。
從各省份純堿產量情況來看,2021年我國純堿產量前三的省份為江蘇省、河南省和青海省,產量分別為474.03萬噸、472.95萬噸和462.06萬噸。
從純堿進出口情況來看,2021年我國純堿進出口量均出現大規模下降,主要原因是2021年國內浮法玻璃、光伏玻璃對純堿的需求大增,以及隨著國內經濟的增長,各下游行業對輕堿的需求也同步增長
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《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》,新建純堿屬于限制類產能,限制類產能從各地具體操作性政策來看,基本不允許新建,允許現有企業升級改造或等量置換。純堿發展前景指出,由此可以看出,2022年純堿的產能不會有太大的增加。
截至2022年6月,我國純堿有效產能合計3081萬噸。其中,年產100萬噸以上的企業有10家,占總產能比例約為69.13%。中鹽化工于2021年9月完成對青海發投的收購,純堿產能增至380萬噸/年,超過三友化工,成為新的行業龍頭,也使得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,CR5占比提升至49%。
純堿發展前景預計,2022年國內純堿新增產能僅80萬噸。據百川盈孚,受疫情影響,安徽紅四方20萬噸、江蘇德邦60萬噸純堿預計年底才能投產;2023年新增產能增多,約480萬噸,遠興能源銀根礦業一期將貢獻340萬噸,南方堿業60萬噸產能大概率退出。
目前,我國純堿行業產能集中度比較高,純堿廠家的話語權比較強,產能最大的三家純堿廠家為河南金山、山東?;?、三友集團,三大集團產能共計占全國產能的28.2%。
整體來看,我國純堿的用途還是很廣的,涉及的行業也很多。未來國家將把純堿推廣到各行各業。
以上就是純堿發展前景的大致介紹了,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。